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,傳來新消息:日本半導體材料大廠信越化學為氮化鎵外延生長帶來了有力輔助。
2024年9月3日,信越化學宣布研制出一種用于GaN(氮化鎵)外延生長的300毫米(12英寸)QSTTM襯底,并于近日開始供應樣品。
圖片來源:信越化學
從氮化鎵生產上看,盡管GaN器件制造商可以使用現有的Si生產線來生產GaN,但由于缺乏適合GaN生長的大直徑基板,因此無法從增加材料直徑中獲益。上述的300毫米QST基板具有與GaN相同的熱膨脹系數,可實現大直徑的高質量厚GaN外延生長,并抑制SEMI標準厚度的QST襯底上GaN外延層的“翹曲”或“裂紋”,從而大大降低了器件成本。
資料顯示,QSTTM襯底是美國Qromis公司開發的專用于GaN生長的復合材料,并于2019年授權給信越化學。QSTTM是Qromis的美國商標(注冊號5277631)。目前,信越化學已銷售了150毫米(6英寸)、200毫米(8英寸)QST襯底,以及QST外延襯底上的GaN,如今公司還開發出300mmQST基板。信越化學表示,在擴大150mm和200mmQST基板設施的同時,公司還將致力于300mmQST基板的量產。
信越化學稱,利用這一特性,許多客戶正在評估QSTTM襯底和QSTTM外延襯底上的GaN,用于功率器件、高頻器件和LED。盡管商業環境充滿挑戰,但客戶已進入實用化開發階段,應對功率器件(包括數據中心電源)日益增長的需求。
氮化鎵襯底廠商,動態頻頻
氮化鎵整個產業鏈可細分為襯底、外延、晶圓代工、芯片設計四個環節,而襯底(Substrate)是產業鏈的源頭。從制備難度上看,不同于Si和SiC芯片,GaN的外延片通常用的是異質襯底,藍寶石、碳化硅、硅等是氮化鎵外延片主流的異質襯底材料。相對于常規半導體材料,GaN單晶的生長進展緩慢,晶體尺寸小且成本高,當前的GaN基器件主要基于異質襯底制作而成,使得GaN單晶襯底及同質外延器件的發展落后于基于異質外延器件的應用。
目前,GaN外延技術常用的主要是HPVE(氫化物化學氣相外延)、氨熱法(Ammonothermal)、 助熔劑法/鈉流法(Na Flux Method)三種,還有一些廠商采用PVD(物理氣相傳輸法)、MOCVD(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)、MBE(分子束外延)、CVD(化學氣相沉積)等方法。
從市場格局上看,國外襯底廠商主要有日本住友化學(SCIOCS)、日本礙子(NGK)、日本三菱(Mitsubishi)、日本古河電氣(Furukawa)、波蘭Ammono、美國Kymatech。國內襯底廠商主要是蘇州納維 (Nanowin)、東莞中鎵( Sino Nitride)。
今年來,氮化鎵襯底研發有了新動態。今年1月,據日媒報道,住友化學已經成功建立4英寸氮化鎵襯底的量產技術,將從2024年開始與客戶協調量產事宜,還將提供GaN on GaN垂直型外延產品。
據悉,阜陽師范大學科研處于3月1日到訪鎵數氮化物產業研究院,就“4英寸氮化鎵單晶襯底制備關鍵技術”項目展開調研。該GaN項目為阜陽市校合作產業技術研究院項目,目前鎵數中試線能夠順利生產4英寸氮化鎵單晶襯底,6英寸和更大尺寸的氮化鎵單晶尚在技術攻堅過程中。
資料顯示,鎵數氮化物產業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,經營范圍包括新材料技術研發、半導體分立器件制造等。
3月8日,據日媒報道,日本大阪大學(Osaka University)、豐田合成和松下控股公司松下高清三方合作的GaN襯底開發項目取得了新進展,已成功制備高質量6英寸GaN襯底。豐田合成借助了大阪大學新開發的技術成功制備缺陷密度為104/ cm2的6英寸GaN襯底,該技術結合了Na助焊劑法和多點晶種法,兼具高質量及易擴徑的優點。此外,以該技術為基礎,他們將開發兼容8英寸或更大尺寸的晶體生長設備,用于未來進一步開發大尺寸襯底。
氮化鎵:第二次電力電子學革命催化劑
從原理上看,氮化鎵是由鎵(原子序數31)和氮(原子序數7)結合而來的化合物,是擁有穩定六邊形晶體結構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。這里的禁帶,是指電子從原子核軌道上脫離所需要的能量。而氮化鎵的禁帶寬度為3.4eV,是硅的3倍多,故氮化鎵擁有寬禁帶特性(WBG)。
Source:GaN Wurtzite crystal structure, Wikipedia
由于氮化鎵具有更小的晶體管、更短的電流路徑、超低的電阻和電容等優勢,氮化鎵充電器的充電器件運行速度,比傳統硅器件要快100倍。而由于寬禁帶材料具備高電場強度,耗盡區窄短,從而可以開發出載流子濃度非常高的器件結構。從氮化鎵目前的發展來看,據業界披露,一個典型的650V橫向氮化鎵晶體管,可以支持超過800V的電壓,其漏極漂移區為10-20μm,或大約40-80V/μm。這大大高于硅20V/μm的理論極限。不過氮化鎵器件目前仍然遠遠低于約300V/μm的禁帶寬度極限,這意味著還有巨大的改進和優化空間。
此外,據業界稱,氮化鎵的設計和集成度,已經被證明可以成為充當下一代功率半導體,其碳足跡比傳統的硅基器件要低10倍,并且氮化鎵功率芯片將成為第二次電力電子學革命的催化劑。據業界估計,如果全球采用硅芯片器件的數據中心,都升級為使用氮化鎵功率芯片器件,那全球的數據中心將減少30-40% 的能源浪費,相當于節省了 100 兆瓦時太陽能和1.25 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。
圖片來源:Navitas
GaN發展,再次提速
近年來,氮化鎵已在消費(如電源適配器)和工業如數據中心電源和太陽能逆變器)已得到廣泛采用。從目前發展應用情況來看,消費電子仍是其重要的下游市場,而電機驅動、AI、汽車等行業對氮化鎵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強。
具體來看,在汽車行業,氮化鎵正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中,電源轉換和電池充電的首選技術。Transphorm(現Renesas-瑞薩電子)于2017年發布的第一個符合汽車AEC-Q101標準的功率GaN產品,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廠商推出豐富的汽車級產品。TrendForce集邦咨詢稱,雖然GaN進入Inverter、OBC等動力系統組件還面臨著多個技術問題,但相信在英飛凌、瑞薩等汽車芯片大廠的持續投資推動下,GaN不久就會成為汽車功率組件中的關鍵角色。
在消費電子領域,TrendForce集邦咨詢認為,消費電子是功率GaN產業的主戰場,并由快速充電器迅速延伸至家電、智能手機等領域。具體而言,GaN已經在低功率的手機快速充電器中被大規模采用,下一步GaN將進入可靠性要求更為嚴格的筆電、家電電源。另外,其他蘊藏潛力的消費場景包括Class-D Audio、Smartphone OVP等。
其他領域,從市場來看,氮化鎵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太陽能發電裝置采用的逆變器中,以及電機驅動和其他工業電源轉換的方案中。此外在AI領域,面對更高端的AI運算,務器電源的效能、功率密度必須進一步提高,氮化鎵因其優秀的特性備受關注。今年,英飛凌與納微半導體均公布了針對AI數據中心的技術路線圖,將液冷技術與GaN相結合,在較低結溫下具有明顯的優勢,為數據中心提供了巨大的機會,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,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,并克服服務器發熱量不斷增加所帶來的挑戰。業界稱,隨著AI應用普及,GaN有望成為減熱增效的關鍵解決技術之一。
展望氮化鎵市場前景,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《2024全球GaN Power Device市場分析報告》顯示,隨著英飛凌、德州儀器對GaN技術傾注更多資源,功率GaN產業的發展將再次提速。2023年全球GaN功率元件市場規模約2.71億美元,至2030年有望上升至43.76億美元,CAGR(復合年增長率)高達49%。其中非消費類應用比例預計會從2023年的23%上升至2030年的48%,汽車、數據中心和電機驅動等場景為核心。
來源:全球半導體觀察
更多SiC和GaN的市場資訊,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:集邦化合物半導體。